贪,病名,毒蕴,死症。颇能袭人,致疯致狂,小及大,非幡然则入膏肓。贪能无厌,废淑人,陨达人。
贪易上瘾,见钱眼发亮;清涎长流,五心皆烦热,燥动不宁。其病发无时,未获觉察则窃喜。贪好复发,心胆愈大,似着魔。
究贪之病因,非私利之毒入侵莫属;毒趁虚而入,蕴于五脏六腑令其腐。
倘若贪不能自醒,如悬崖不能勒马,倘若贪而不能察,如鼠屎坏满汤镬,倘若贪而不得治,久而沉疴变宿疾,演化疫疬害国民。
然贪可治可防,固本培元扶正,如施神手。铸镜以鉴邪,防微可杜渐,不拔以恒。
【文章释义】
作者仿照唐朝张说的奇文《钱本草》,把贪作为一个中医病证名,用区区225个字,对贪病的定义、症状、病因、预后、危害、预防和治疗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说明。
文中仿中医病证学对疾病诊治的讲解模式,大胆使用“五心烦热、毒蕴、膏肓”等中医术语,对贪腐进行了维妙维俏的描述。特别对贪腐不能觉醒、觉察和惩治的危害性进行了形象地讲解。最后说到贪病的防治要从思想上、从骨子里去认识,扶固正气,以正驱邪。同时要时时警惕,治贪反腐要持之以恒。
投稿人:邓玉霞
关于我们 | 网站声明 | 返回首页
主办单位:中共重庆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重庆市监察委员会
版权所有:中共重庆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重庆市监察委员会,未经许可,不得复制.
备案序号:渝ICP备07000348号
![]() |
![]() |